引用自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DUpisces

1. 語言形式的多樣化
 

 

你每天都在講話、你每天都在看書,就算在夢裡,你還是得用語言思考、用語言跟夢裡的人溝通。語言的界限好像到這裡為止。拍照總用不上語言吧?畫圖總用不上語言吧?不盡然。
 

 

攝影跟繪畫也存在著語言,只是語言的「形式」不一樣而已。你說語言要有文字才行、要有發音才算。那手語算不算一種語言呢?當然也算,而且手語雖然簡潔,但要用來表達複雜的抽象概念也絕對沒問題。
 

 

畫圖又怎麼是一種語言呢?你現在拿起一支鉛筆,往紙上用力畫,然後在旁邊的空白上再輕輕劃幾筆。現在你把畫好的筆觸拿去問人,問問他們覺淂哪個筆觸給人感覺暴怒,哪個筆觸給人感覺溫柔?我猜不用真的拿去問,你也能預料到答案會是什麼。若單純的筆觸就能在視覺中引起特殊的意識,那顏色更不用說了。房子如果漆什麼顏色都一樣,那不如你現在就去買桶油漆把整間房子塗黑。
 

 

現在你知道,線條與色彩本身就能引發觀者的特殊意識,它既然傳達了訊息,本身就可以進入廣意語言之列。
 

 

至於音樂,大家更會認同把音樂比喻成一種語言,因為它的影響力太明顯了。音樂語言的本質是引導式的、歷時性的。也就是說,你開始聽一首歌,會從起奏時聽,直到演奏結束為止;你不能這邊聽聽、那邊聽聽,然後很自信地告訴音樂家說:「我聽完了。」但圖像語言的情況則不大一樣,我即使安排好一個構圖想「引導」你的視線,也不見得就能成功。你可以先看看角落、再看看中央,在畫面中隨便的游移;然而不管你從哪裡開始看,你還是可以把整個影像看完,進而得到完整的印象。
 

2. 攝影的定義
 

 

你在網路上或許曾看過各種「攝影定義」,最常見的有「攝影是一種生活的方式」、「攝影是一種表達」、「攝影是心的反射」。只要是在「攝影是什麼」的討論串中,幾乎什麼樣的定義都有人生得出來。但是這些精神上的定義不見得能幫助你了解攝影是什麼,我們還是得從「媒材」的角度出發才行。
 

 

        問「什麼是攝影」與問「什麼是藝術」不一樣,後者沒有明確的答案,它提供一種開放性的定義,但攝影受限於媒介與其使用方式,必然有個清楚的定義。
 

 

說穿了,攝影就是「以機具紀錄光波資訊,並以各種載體將影像呈現給世人的行為」。這很重要,如果你不先從媒材的角度瞭解攝影,你永遠也無法真正的把技術與精神做結合。
 

 

「載體」的討論也是非常重要的,攝影不是按了快門之後就結束。事實上影像的用途、影像載體的選用,這些因素都會牽動攝影行為本身。例如一個要辦實體攝影展的人,與一個只在網路藝廊發表照片的人,他們會對作品的處理一定會有不同的態度。相紙本身就是一種會隨時間變化的載體,其「舊化」的現象也會成為一種訊息而讓觀者一併吸收。
 

 

正因為攝影「紀錄光波資訊」的這項特質,使攝影能在各種領域上幫助人類的進展。如宇宙膨脹理論證據之一,即是人類在光譜上觀測到紅位移現象;醫療人員可以用X光檢查你的身體,而不用把你的身體切開來看;神經科學家也常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(fMRI)以及正子斷層掃描(PET)來檢視人腦(前者利用磁場與電波頻率信號進行偵測,後者則是用注入你身體中的的放射性物質而獲得腦部造影),這些都稱得上是廣義的攝影。

 

3. 真實性作為攝影語言的特色
 

 

攝影不像繪畫可以用線條輕重緩急來表達氣氛,有時在報導攝影中甚至會有構圖上的困難。如果你也能體會到這一點,那表示你已經能夠理解「媒材形式」如何限制「表達」本身。
 

 

每種語言都有它的特色,那什麼是攝影語言的特色呢?答案就是它的「真實性」。「真實性」跟「寫實性」是不一樣的,圖畫再怎麼逼真,頂多只能說是寫實,但攝影所拍到的畫面是「真實的」。
 

 

我看過太多文章講「攝影所謂的真相是可以捏造」之類的言論,那些作者費盡心思要告訴你「攝影不是真實的」,但是他們的論證多半是建立在一個「語言的誤用」上。最常見的推論就像這樣:「因為一個人解讀照片後所得到的訊息不一定是真相,因為他可能被誤導、可能被欺騙,所以攝影拍攝到的不是真實。」
 

 

這種推論由於把「真相」(解讀)的字詞含意義偷渡到句尾「真實」(攝影記錄的內容)去,所以其結論是不正確的。
 

 

攝影拍到的當然是「真實」,這裡所謂的「真實」指的是「物體一定要在拍攝現場才能被攝取」。如果說大家對於這「真實」(即照片內容)的「解讀」不一樣,這也只能證明觀者認知的不同,不能以此證明「攝影本身」是不實的。所以攝影的「真實性」一定要透過兩方面來認識,一是「透過語言的澄清」,二是「攝影與真實世界互動的方式」。
 

 

「透過語言的澄清」就是要你不要把「照片」(真實)與「解讀」(事態)給混在一起。你的解讀不等於照片本身,解讀錯了不等於照片錯了。即便你說「合成照片」可以騙人,那也只能說明「合成照片是騙人的」而不能說「攝影是騙人的」。同樣的,即便你說「攝影把東西拍得好看,所以攝影是騙人的」,那也只能說明現實物體在某個時間點、在某個特定角度下就是那麼好看,而你不能因此說「攝影是騙人的」。
 

 

「攝影與真實世界互動的方式」這概念更簡單。首先攝影行為本身就強迫著攝影家要面對世界,因為攝影家不像畫家可以無中生有。攝影家一定要「面對著什麼」,才能「拍出什麼」。這就是攝影媒材給所有攝影人的束縛,但這束縛也衍生出一種獨特的「快門藝術」,這是其它任何藝術媒材都不可能產生出來的。

4. 網路對攝影書寫的影響
 

 

要觀察一個國家的大眾攝影文化,從網路照片著手最快。攝影網站首頁的精選圖片,事實上代表的就是該圈子裡的審美觀點。因而有許多新手以「上首頁」為目標,無形中形塑了自己的攝影的路線。反正學校從沒教過我們什麼是好的照片,那麼網路上的主流應該就是好,所以造就一班以通俗題材為主的攝影人。
 

 

綜觀網路攝影人的結構,通常分為三種:初學者,精進者,更精進者。初學者通常不是發表「作品」,而是發表「習作」,他可能心理想:「今天拍到了這張照片,我自己覺得不錯,來貼在網站上聽聽別人怎麼說。」這些都還是在學習階段。另外有一批攝影人,他們的攝影技巧已經純熟了,拍美女人像可以拍得長手長腳,每張都拍得像雜誌一樣漂亮,接下來再用影像編輯軟體把幾張照片排版一下、在照片空虛的地方加個亮麗的個人Logo標誌,一篇「高分」的影像就又誕生了。但是再更精進的一批攝影人,也就是那些超越主流的攝影人,或是以攝影為職業的攝影人,他們很少花時間到那網路藝廊貼圖,因為他們已經很清楚什麼樣的照片可以引起共鳴;有很多畫面他們不是拍不出來,只是想不想那樣拍,因此若非為了分享的理由,基本上就沒有必要在那裡發表了。況且真正的好作品不見得是「該網站的主流」,發表之後多半石沉大海。
 

 

一種文學的主流寫法,剛出來時是新鮮的,但拖久了就會發霉,攝影也是一樣。一般來說,我們都認為新手初期是以模仿為主,日後才會慢慢清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,然而不見得每個攝影人都會不斷的精進成長,有的攝影人是拍到某個階段就停在那兒,再怎麼拍也都是一個樣,我想這只是心態上的問題。現在相機大家都買得起,只要你用的是自動式相機,照片的「合格率」就有一定的保障,因而在大多數人的手裡,攝影成為「一種娛樂」、「一種交際」,而不是「一門學問」。
 

 

一個人花大錢買下單眼相機,心理上就自然會有一種「我要好好用它」的熱情與優越,但這段學習期間若是沒有認真進一步接觸理論或好作品,除非他本身就是個攝影奇才,否則相機最後常見的結局就是被冰封在防潮箱中(冰在防潮箱還算是好的結局,比起那些用相機釣美眉的攝影人,不如封機還比較不會讓圈外人說嘴)。
 

 

另外我也觀察到,年輕一代、比較有想法的攝影人比較不容易被主流綁住,往往時間一久,就能判斷出網路評分機制大概只能幫助他到一個境界,倘若一再地的為分數所累,或許還會誤了他。
 

 

        上面講了這麼多網路攝影的壞話,底下還是為其做個辯護好了。
 

 

朱自清有篇文章《論雅俗共賞》,講中國文學千年來「由雅向俗」的變化。回想以前國文課本中,宋朝的詞餘好像的確比唐詩來得隨便點;文中說唐朝安史之亂造成門第衰落,「士」、「民」的分界逐漸模糊,這是「文學俗化」的原因之一。我提這個並不是想以此點出「網路資訊大量流通造成攝影的俗化」,而是要指出一個與文學演進不一樣的地方:早在攝影學會那個資訊不流通的年代,攝影就已經俗了,網路攝影的普及反而是讓人看見攝影更多的「可能性」。我2005年收到中部某攝影學會的月刊,打開一看誤以為是多年前舊文件。我從文件櫃中把1995協會月刊翻出來比對,驚訝的發現其人像攝影的風格竟然完全沒變!麻豆依舊濃妝艷抹、搔首弄姿。這些繳錢去比賽的人,似乎從來沒察覺到自己學的是千篇一律的老套。這現象更讓我覺得攝影史的重要,不知道歷史的人怎麼會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裡?文學有一門科目叫「比較文學」,我認為也該立一門「比較攝影」,把同時期、不同區域的照片放在一起比較,建立起一種資源,培養大家「賞雅」的眼光,否則不知俗焉知雅?
 



(接下篇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yalCruis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